成果鑒定——果酒系列開發及產業關鍵技術研究

一、 項目批文
二、 項目任務書
2.1 項目的目標和主要研究開發內容
湖北省是全國重要的水果產區,具有發展各種優質果酒的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本項目充分利用湖北省豐富的水果資源,以省內種植面積廣、產量大的柑橘、砂梨、草莓、獼猴桃等特產水果為原料,利用現代生物技術,進行優質發酵果酒、發酵果醋、果汁飲料等系列產品的開發和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對果皮、果渣等副產物進行合理的綜合利用。
項目主要研究開發內容為:
1、 不同果品原料種類、品種的成分分析以及加工性能研究
2、 優良果酒專用發酵菌種篩選與選育。
3、 果酒發酵生產工藝條件的優化和調控
4、 各種類型果酒產品的陳釀、調配后處理技術
5、 發酵果醋、果汁飲料等深加工產品開發
6、 副產物的綜合利用開發
7、 發酵果酒的擴大生產(中試)技術研究
在項目研究中,通過定向誘變育種和馴化培養,篩選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果酒專用酵母菌種;采用果汁生物酶解法、低溫控溫發酵、超濾膜技術等多項新工藝技術,生產出色香味俱佳的優質果酒系列產品,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項目成果經過逐步擴大生產試驗(中試),能直接應用于生產中,具有良好的產業化前景。
本項目將由湖北工業大學與武漢黃鶴樓酒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完成。湖北工業大學擁有在湖北省乃至華中地區獨具特色的“湖北省工業微生物省級重點實驗室”,發酵工程學科和食品工程學科為湖北省重點學科,有先進的研究儀器設備和較強的科研水平。采用校企聯合模式,充分利用各自的資源進行優勢互補,建立武漢市發酵果酒科研基地和生產示范基地,促使該項目研究成果盡快實現產業化,培植出武漢市自己的優質果酒名牌產品。
2.2 項目的考核指標
1、 選育除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果酒專用酵母菌種。要求菌種高產穩定,能耐受較高濃度的乙醇(≥11%)二氧化硫(100mg/L)和糖(17%),可用于工業化生產。
2、 完成二種以湖北特產水果(柑橘、砂梨、獼猴桃、草莓等)為原料的發酵果酒的工業化生產關鍵技術研究,進行果酒中試發酵實驗,并獲得最佳生產工藝。發酵果酒產品盡量保留原果的天然營養成分,各種理化標準和衛生符合國家質量標準。、
3、 與企業聯合建立武漢市發酵果酒科研基地和生產示范基地。
4、 開發發酵果醋、果汁飲料、低糖果醬等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低糖型、保健型系列水果深加工新產品。
5、 申請國內分明專利或實用新型專利1-2項。
6、 公開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3-5篇。
本項目研究成果的實施有良好的經濟效益。以年加工處理草莓鮮果3000噸共產為例進行分析:投資21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1100萬元,流動資金1000萬元,達到年產各種草莓果酒230萬瓶、草莓原汁飲料1000萬噸、草莓商品原汁1200噸的規模工廠,年創銷售收入5200萬元,年創利潤946萬元,投資回報率達到44.94%投資回收期2.17年,是一個投資省、見效快的優良項目。
本項目研究成果是以湖北省特產水果為原料,省內生產企業具備了原料的充足來源和價格優勢。柑橘、砂梨和草莓果酒的國內生產企業都比較少,更沒有影響力強的品牌,留下了廣闊的市場開拓空間。本項目進行發酵果酒、發酵果醋、果汁飲料等系列產品的開發,生產企業可根據不同季節的原料來源和市場需求的變化,靈活地調整產品的種類。最后,本項目采用篩選出的專用酵母菌種、果汁的生物酶解法、低溫發酵等新工藝技術,較好地解決果酒釀造過程中香氣、營養物質的損失問題,降低生產成本,生產出色、香、味俱佳的優質果酒,使產品具有更強的市場競爭力。
目前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是湖北省水果業的薄弱環節,遠遠滿足不了水果業迅速發展的要求,已成為現階段湖北省果業發展的“瓶頸”,不僅影響水果業整體效益的提高,而且阻礙了產業的持續發展。省內大多數水果初加工企業的技術水平不高、規模小,雖然生產的品種不少,但大部分為高糖產品,包裝較差,檔次較低,不能適應市場的變化,近年來隨著市場情況的變化,傳統加工品的需求量逐漸減少,一大批中小加工企業相機進入調整時期,經濟效益較差。本項目通過高新技術改進傳統的加工工藝,開發水果的新產品、新用途、新市場,可提高湖北省水果加工的科技水平、市場競爭力和經濟效益,為水果深加工開辟了新途徑。我省如果能將項目研究成果盡快產業化,形成強有力的龍頭企業,可帶動水果加工業的發展,增加特色水果產區人民的收入,避免出現果農賣果難的狀況,將水果資源優勢轉化為商品優勢,有效改變湖北省水果栽種業高速發展與深加工業滯后的矛盾,帶動湖北省水果加工業和地方經濟的發展。
2.3 項目的年度計劃及年度目標
年度 |
項目的年度計劃及年度目標 |
2005年 |
2005年3月—2005年12月 (1) 加工果汁和果酒水果品種的篩選 (2) 優良果酒專用酵母菌種的誘變選育、馴化和篩選 (3) 果酒發酵工藝條件(酵母接種量,SO2添加量,發酵溫度、時間等)的優化 (4) 果酒催陳、勾兌調配、護色等后處理技術 (5) 發酵果酒中試生產設備選型及購置、安裝調試 |
2006年 |
2006年1月一2006年12月 (1) 發酵果醋、果醋飲料的生產工藝技術 (2) 發酵果酒的擴大生產實驗(中試) (3) 果皮果渣等副產物的綜合利用開發 |
2007年 |
2007年1月—2007年3月 總結實驗結果,撰寫結題報告,申請本項目成果鑒定或結題。 |
2.4 主要研制人員名單
序 號 |
姓 名 |
性別 |
出生年月 |
技術職稱 |
文化程度 (學位) |
工 作 單 位 |
對成果創造性貢獻 |
1 |
陳茂彬 |
男 |
1965.10 |
教授 |
博士 |
湖北工業大學 |
總體負責技術研究方案 |
2 |
張華山 |
男 |
1963.2 |
教授 |
碩士 |
湖北工業大學 |
果酒、果醋發酵工藝 |
3 |
方祖成 |
男 |
1965.2 |
高級工程師 |
學士 |
武漢佳農食品工程技術研究所 |
生產設備選型、中試 |
4 |
李冬生 |
男 |
1961.2 |
教授 |
碩士 |
湖北工業大學 |
榨汁工藝 |
5 |
朱正軍 |
男 |
1979.1 |
工程師 |
碩士 |
浙江廚工釀造有限公司 |
楊梅果酒、果醋中試工藝 |
6 |
李玉生 |
男 |
1965.3 |
工程師 |
大專 |
來鳳縣古楊梅食品開發有限公司 |
楊梅果酒、果醋生產工藝 |
7 |
姚曉玲 |
女 |
1962.8 |
教授 |
學士 |
湖北工業大學 |
獼猴桃籽油 |
8 |
汪江波 |
男 |
1962.7 |
副教授 |
學士 |
湖北工業大學 |
柑橘果酒、果醋發酵工藝 |
9 |
石勇 |
男 |
1964.11 |
副教授 |
碩士 |
湖北工業大學 |
低糖果脯、果醬 |
10 |
黃琴 |
女 |
1979.9 |
實驗師 |
碩士 |
湖北工業大學 |
分析檢測 |
11 |
吳小剛 |
女 |
1972.1 |
高級實驗師 |
碩士 |
湖北工業大學 |
酵母篩選 |
2.5 項目的經費預算
單位:萬元
經費來源預算 |
經費支出預算 |
||
科目 |
預算數 |
科目 |
預算數 |
來源預算合計 |
70.0 |
支出預算合計 |
70.0 |
一、市無償科技經費 |
25.0 |
一、人員費 |
3.0 |
二、市有償科技經費 |
|
二、設備費 |
|
三、銀行貸款 |
|
1、購置費 |
12.0 |
四、主管部門撥款 |
|
2、試制費 |
5.0 |
五、單位自籌 |
45.0 |
三、相關業務費 |
|
六、其它來源 |
|
1、材制費 |
32.0 |
|
|
2、燃料及動力費 |
3.0 |
|
|
3、測試及化驗費 |
3.0 |
|
|
4、會議差旅費 |
2.0 |
|
|
四、其他費用 |
|
|
|
項目管理費 |
5.0 |
|
|
發表論文、申請專利等費 |
2.0 |
|
|
項目結題或鑒定費 |
2.0 |
|
|
其他臨時發生費 |
1.0 |
三、 工作報告
四、 技術研究報告
五、 查新檢索報告
六、 經濟和社會效益分析報告
6.1 社會效益分析
湖北省是全國重要的水果產區,果品種類繁多且產量大,主要果類有柑橘、梨、桃、蘋果、獼猴桃、草莓、楊梅等18種。湖北省水果業的發展有力地帶動了地方經濟特別是山區農村經濟的發展,水果生產在部分地縣或鄉鎮已成為主要的支柱產業,為當地的經濟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已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湖北省果,lk的Ta速發展和產量大幅度增長對水果加工業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部分水果鮮銷比重過大,產期和上市時間過于集中,果品產后加工業嚴重滯后,造成果品滯銷、價低。遇到豐收年,水果的種植業面臨著供過于求的風險,如果不能盡快解決水果的出路,果園失管乃至砍樹等極端情況將會重演,農村經濟將網此受到嚴重損害。目前湖北省水果加工水平仍十分低下,遠遠滿足不了水果業迅速發展的要求,已成為現階段湖北省果業發展的“瓶頸”。因此,大力發展果品加工業是果樹種植業持續、穩定和健康發展的必要保證。
目前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足湖北省水果業的薄弱環節,遠遠滿足不了水果業迅速發展的要求,己成為現階段湖北省果業發展的“瓶頸”,不僅影響水果業整體效益的提高,而且阻礙了產業的持續發展。省內大多數水果初加工企業的技術水平不高、規模小,雖然生產的品種不少,但大部分為高糖產品,包裝較差,產品檔次低,不能適應市場的變化,近年來隨著市場情況的變化,傳統加工品的需求量逐漸減少,一大批中小加工企業相繼進入調整時期,經濟效益較差。本項目通過高新技術改進傳統的加工工藝,開發水果的新產品、新用途、新市場,提高湖北省水果加工業的科技水平、市場競爭力和經濟效益,為水果深加工開辟了新途徑。我省如果能將項目研究成果盡快產業化,形成強有力的龍頭企業,可帶動水果加工業的發展,增加特色水果產區人民的收入,避免出現果農賣果難的狀況,將水果資源優勢轉化為商品優勢,有效改變湖北省水果栽種業高速發展與深加工業滯后的矛盾,帶動湖北省水果加工業和地方經濟的發展。
本課題研究利用發酵工程、酶工程等現代生物技術和食品高新技術,對湖北省的特產水果進行深層次的加工綜合利用,開發果酒、果醋等科技含量高的系列產品,可提高湖北省水果加工業的科技水平、市場競爭力和經濟效益,提高果業產業化的水平,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具有深遠的社會意義和經濟戰略意義。
6.2 經濟效益分析
以年加工處理獼猴桃鮮果3000噸工廠為例進行分析:
項目計劃投資21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1100萬元,流動資金1000萬元,達到年產各種獼猴桃果酒230萬瓶、獼猴桃原汁飲料1000萬聽、獼猴桃商品原汁1200噸的規模工廠,年創銷售收入5200萬元,年創利潤946萬元,投資回報率達到44.94%,投資回收期2.17年,是一個投資省、見效快的優良項目。
七、 樣品測試報告
八、 相關論文題錄
九、 工藝設計圖紙
十、武漢市科技局鑒定意見
2010年1月7日,武漢市科技局召集有關專家對湖北工業大學主持完勵的“果酒系列產品開發及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科技成果進行了鑒定,專家組聽取了項目的工作和技術報告,品驗了系列產品,并審閱了相關材料,經質詢、討論,形成如下鑒定意見:
1、鑒定材料齊全,數據翔實,符合鑒定要求。
2、項目以楊梅、獼猴桃、柑橘等水果為原料,開發研究了發酵果酒、果醋、果汁飲料等系列產品的關鍵技術。采用了果汁生物酶解法、低溫發酵、液態表面靜止發酵等多項新工藝集成技術,篩選出了優良果酒專用酵母菌株(GJ一17),形成了系統的產品企業質量標準,并進行了中試研究。
3、項目的產品技術符合我國釀酒業調整的重點發展方向,解決了鮮果加工的技術難題,對培育地方特色資源有重要意義,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項目總體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建議加大力度,在果品加工和釀酒行業中盡快推廣應用。
- 上一篇:工作總結報告——大頭菜傳統鹵水脫鹽、風味成分分析及...
- 下一篇:無